第387章:沙漠变内海?-《超级科技巨子》
第(2/3)页
简而言之,逢山阻隔便开隧道,遇天堑便搭桥梁,露天区域就直接铺设输气管道。
国内现有的超高速智能掘进隧道技术,一天能挖三百米到五百米的长度,不过在黎川的设想里,这个速度还是太慢了,一天至少要达到一千六百米到两千米长度的挖掘速度才能跟得上整体的工程进度。
这势必要研发新的掘进技术。
现有的智能掘进技术,虽然打着智能化的标签,但在黎川眼里根本算不上智能,只有全程自主机械自动化掘进,完全不需要人,那才叫智能化掘进技术。
新技术的研发只能落在华盛科技身上了,谁让黎川承包了主要的工程技术这个环节呢,毫无疑问,全自动化的机器人工人大军所带来的生产力空前释放,将会在喜马拉雅山脉凿穿近五千个超级孔洞的浩大工程上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批资金落实到位之后,在国家全力统筹调度之下,大规模的资源包括钢铁等资源都不停的向藏区输送,而藏区也必将因这项超级工程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
这是要硬生生的在落后欠发达的藏区发展出一个重工业集群,这是本着就近的原则,若是从沿海发达地区搞,运送到当地区的费用都足以打造一个工业集群了,还不如促进藏区发展,而且分化工业集群也有好处,不至于假如发生战争被敌人一窝端了。
有一个问题是这些机器人虽然不像人一样吃饭,但也要消耗能源。
这个时候,逆转能量核心将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要知道两年多以前国家就大规模从华盛集团那里采购,然后列入国家战略储备库封存,而且封存进去的能量核心都是满储能的,这个时候这批资源将会发挥关键作用。
但即便如此仍旧无法满足全线动工后,庞大的机械军团所带来的能耗。
而国家也在行动,为此国家电网公司在全球各路出击,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的收购电网公司,帮助其他国家建造电网、水电站等,比如巴西好几座水电站都是委托华夏人建造。
第(2/3)页